时间:2020-12-22 作者:hfzs
知乎有个热门话题:你现在的存款,够在ICU待几天?
问题下面有来自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医师的回答:
“除掉60%左右因为病情存在恶化的风险(但并没有恶化)而进ICU的病人,其他人通常在ICU停留小于2天。
一般来讲,如果病情一般,每天1万。
病情非常严重,每天2万。
病情极其严重,又住进了一个能提供最高水平治疗的ICU,每天3万。”
有时候,压垮一个普通家庭,只要一场病就够了。
近几年,国人的健康意识不断提升,今年的特殊性也让人们空前注重身体健康,每年1次体检开始成为消费必须,《2019健康管理蓝皮书》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健康体检人次达到5.75亿,这个数字仍在增长。
体检能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身体异常,让我们早干预、早安心。但,你真的知道如何挑选适合自己和家人的体检项目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体检该如何选?
体检1+X黄金法则,不同年龄应该怎么选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发布的《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显示,体检内容大致分成两类:基础项目和个性化项目,也被称为“1+X”,即“常规体检+个性化体检项目”。
常规体检,通常包括以下3类检查
在此基础上,体检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如生活方式、过往疾病史、家族史等,增加个性化筛查项目。
20岁+关注常规体检和传染病
20-30岁,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处于较高水平。这个阶段除了常规体检,需多注意传染病的筛查和预防,比如肝炎、消化道感染(幽门螺杆菌)、泌尿、生殖系统(HPV、睾丸)感染等。特别注意的是,女性在20岁就要开始注意乳腺和宫颈的健康。
体检中建议重视和增加以下检项:
30岁+关注血糖、肺部、肝部、胃部健康
30-40岁,职场打拼正当时,熬夜加班、出差应酬、抽烟喝酒、上班久坐很常见,要多注意肺、肝和胃部健康,及预防糖尿病。女性依然要持续关注乳腺和宫颈的健康。另外,建议增加肺部低剂量螺旋CT,用于肺部疾病的筛查(吸烟者更应关注);增加肝肾功能、腹部彩超项目,用于肝部疾病筛查。
体检中建议重视和增加以下检项:
40岁+关注筛查和肠道健康
40岁开始,人体的患风险增加,要开始定期早筛查。
虽然在世界范围内,早筛查的年龄推荐在50岁以上,但由于近年发病年龄的持续降低,越早发现问题,获益越大,所以建议第一次精准早筛查年龄在40岁及以前,尤其需要定期筛查肺、胃、结直肠、肝、乳腺等高发。另外,心脑血管疾病也应开始关注。
体检中建议重视和增加以下检项:
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建议直系亲属子女,把病人发病年龄减去15岁,作为自己开始筛查的年龄。比如,小李的母亲60岁被查出罹患结直肠,那么小李应该提前15年进行筛查,也就是从45岁开始定期进行肠镜检查。
50岁+关注心脑血管,预防骨质疏松
50岁开始,骨质疏松逐渐高发,脑卒中的风险也会增加,要每年进行心脑血管健康评估,包括血压、血脂等。的风险随年龄继续增长,要持续关注,尤其是肠,建议每1至2年做一次肠镜检查。
体检中建议重视和增加以下检项:
60岁+全面、深度的身体检查
60岁开始,每年要对身体进行全面、深度的检查。人身体的血管开始老化脆弱,因此除了心脑血管、糖尿病、、肾损害等疾病的常规检查外,还应该注意耳鼻喉和眼底病变的发生,及预防阿尔兹海默症。必要时可使用磁共振等深度筛查手段。
定期体检是发现疾病最简单便捷的方法,预防大于一切治疗!
上一篇:男性生殖健康有哪些常识应该了解
下一篇:中山周年庆 妇科特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