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中山医院官网

当前位置:合肥中山医院 > 医院简介 > 最新动态 >

输液后手背青一块紫一块,是护士技术不行吗?

时间:2020-04-17 作者:hfzs

竞技比赛真功夫 护理服务高质量

自4月6日我院第九届“一针见血’护士静脉输液穿刺技能大赛月”活动开展以来,各护理人员都凭借专业技术水平和优质服务为每一位患者做好服务,护理部每天都对各护理单元成功率进行公示,成绩都很出色。

活动的开展目的是希望通过我们的技术、耐心、细心和沟通更好的服务好患者,力求穿刺成功率达100%也是希望让患者少扎一针,减少痛楚。虽然穿刺成绩很好,但也有人提出来,都一次成功了,为什么输液后手背出现青一块紫一块的现象,是不是护士技术还不好呢?

为此,我们特别请教了合肥中山医院护理专家、护理部主任黄金菊。

黄金菊主任指出,首先对输液很多人有一个认识误区,那就是很多人认为输液后只有一个针眼,实际上,输液穿刺时有两个针眼,一个是皮肤针眼,一个是血管针眼,而这两个针眼,往往因为操作者的手法、进针时的角度、皮肤脂肪的厚薄、血管距离皮肤深浅程度的不同,使得不是所有的输液针可以同时进入皮肤和血管,有时是进入皮肤后在血管上方平行移动一段小距离才进入血管,也就是所谓的血管针眼。

通常输液后的按压方式只按压了皮肤针眼,而忽略了血管针眼,以致于出现输液后淤青、肿大等现象。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原因:

1、拔完针之后按压时间不够。

按压时间与皮下瘀血的发生率有直接的关系。有些患者输完液拔针后护士交待多按一会,但患者见针眼不出血了就立即松手,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按压时间不够,皮肤针眼不出血了,但血管针眼还在出血,特别是一些凝血功能相对较差的群体,血液顺着血管针眼流出来,淤积到皮下便会青一块紫一块了。

2、拔完针后揉了。

有些患者在拔完针后喜欢揉几下,觉得揉一揉针眼就会消失,其实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按摩针头注射部位组织,会促使加重局部注射组织皮下的毛细血管出血,形成血肿。血肿散开就会青一块紫一块了。

3、按压方法不正确。

有的患者在拔完针后不注意按压的方向,横着或是朝其它方向压住针眼,在压住皮肤针眼的同时未能获未完全能压住血管针眼。

拔完针后要怎样按压才是正确的呢?

纵向大面积按压

拔针后,用大拇指纵向压住被穿刺的血管,拇指方向与血管平行,增加受压面积,使皮肤针眼与血管针眼同时受压。也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顺着血管的走向,向心端按压针眼处;

按压时只压不揉

拔针后血小板还没有凝固,按压时轻柔针眼处不仅不能止血,相反会加速出血,效果适得其反;

按压时间足够

有研究报道,静脉输液拔针后至少按压3分钟才能有效防止出血。因此,考虑到正常人出血时间为3~5分钟,建议静脉拔针按压时间3~5分钟为宜,老年人或凝血功能不好的需要更长。

拔针后肢体不要过早下垂

半小时内不要过度活动,避免提重物,防止血管压力突变,导致冲开刚闭合的针眼而引起皮下瘀血。

合肥中山医院专家指出,按照上面的方法按压,相信输液拔完针出现针眼周围青紫的现象会大大减少甚至不会出现了。

临床中,我们将加大科普及宣教力度,让更多患者知晓正确按压方法,减少出现输液后青紫的现象。

咨询优惠咨询优惠 电话咨询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微信咨询